文/Ariel


設計比賽在設計界受到的看重,可從每個設計社群網站中相關資訊的高點擊率窺知。前篇已討論過台灣設計比賽興盛的狀況,但,為何這些比賽的形式和程度,始終被大部分圈內人認為不及國外的設計比賽?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現象,先要選出國外被列為指標地位的重要設計比賽,再將其與台灣比賽進行討論與比較。以下所列的單中,iF、Red dot、IDEA、G-MARK向來是公認的國際四大設計大獎,而日本名古屋國際設計競賽為97年度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綜合設計類第一,故也將其列出討論範圍。






相互對照這些國外比賽,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各自擁有明顯的核心精神和品牌特色,得獎作品的風格也各有殊異。例如,身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設計獎之一的iF,可能繼承了德國文化一絲不茍的強烈特色,相對基調較為理性,通常特別強調外形與機能的關係;Red Dot比較強調lifestyle,注重作品與生活的融合與應用;IDEA是美國最具權威的設計獎,挑戰性高,除了要求設計能夠切合解決問題外,還需要為產業帶來所謂的商業影響(此點可從Mac的產品幾乎年年得獎看出),原創性和與人文內涵是最受到重視的兩元素;G-MARK針對的是產品的使用性,意即生產之後所有操作上的細節與經驗,而一樣來自日本的名古屋國際設計競賽,每屆主題都帶有哲思,鼓勵參賽者在觀察周遭事物的同時,獨立思考並檢視自我,在學習技法的同時也能與他人交流。

至於國外比賽與台灣相比最主要的不同點,統整兩者的資料後,我發現大致可以歸納出幾個方向:

‧多挑選一批得獎作品,而非給予前三名 ‧以設計類型分類,大部分不設定主題 ‧無高額獎金(甚至沒有),但對參賽者號召力強 ‧每個比賽各有清晰定位和品牌聲譽,素求對象也十分明確 ‧詳細且隆重地規劃得獎作品後續的宣傳行銷和展覽發行 ‧重視設計理念與社會運作的結合和衍生效益,能與企業主發展長遠合作關係

以上種種特點,其實可總歸一句,國際比賽之所以擁有較好的口碑和地位,其給予外界及參賽者的「價值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畢業於銘傳大學設計學院,現為旅英設計師的Cindy Liao,曾參加過國內的金犢獎和國外的插畫比賽。她認為,台灣學生參加比賽的原因多由學校或教授規定,而這些比賽很多都是企業想要廣徵設計稿,公信力不足,在國際上能見度又不高。因此,真正有企圖心的學生多數更願意將時間花在參加國外比賽,其能見度高,參賽作品多更具挑戰性,且可揚名海外,對未來發展較有幫助。加上台灣媒體對於海外得獎作品會大肆報導,但對國內比賽的作品卻常不聞不問,畢竟對於設計師來說,曝光度是很重要的。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尹立在《台灣何時產生有價值的國際競賽?》一文中,也針對這個問題詳細闡述了他的論點,尤其是文內提到一個具份量的國際級設計比賽應具備的要素,從主辦者和參賽者的角度思考,都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基礎。他認為,有價值的競賽活動其實不在於獎金的多寡,但目前台灣的設計競賽幾乎都還是停留在獎金的層面思考,競賽的數量也是高的嚇人;這些比賽的主辦單位,其實更應該思考如何從「品牌經營」、「價值導向」、「發掘人才」,和「結合產業」等四方面去加強比賽對參賽者而言,高於獎金誘因的參賽動機;如何使比賽從量的生產進入到質的提升,進而達到品牌的差異化,是如何建立國際級設計比賽的重要原則。

說了這麼多,我認為,追根究底回到核心問題,台灣比賽發展階段之所以落後於國外比賽,除了因為大環境的經濟國力、起步時間較晚之外,也關於設計界和社會普遍對於設計此一概念,缺乏一種現實和理念上的共識。IBM前任董事長Thomas J. Watson曾說,「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好設計就是好生意。)」這句話充份呼應了去年Red Dot所試圖傳達的重要觀念:設計是一種策略,一種與產業的更有效率的結合,也是一種對消費社會的無形影響力。

世界各國深知設計所蘊含的力量和賣點,懂得用設計比賽的方式去激發和培養其中的潛力,故願意投注大量資源和心思去籌備這個活動。面臨不景氣環境的台灣,多數產業受到國際經濟情況的牽制,如果能夠找到我們所暗藏的優勢,並予其深耕經營,是當前的重要議題。正如尹理事長所說,台灣有許多優秀設計人才,在文化創意各個領域嶄露頭角,資源上其實也並不缺乏,只要想法觀念可以調整,勢必可以發展出良好的機制,走向國際化,讓更多人參與台灣比賽的競爭,提升國內設計的競爭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a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