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GESTION_1.jpg
















文 / Nash

日前剛結束2009法藍瓷文化創意大賽的初賽審查,我們自兩岸學界與業界邀請的七位評審,花了一整日的時間,將來自各地(甚至有遠從西班牙而來的設計圖稿)的上百件設計圖稿評完,最終選出六十六隊參賽隊伍進入第二階段的複賽。審查結束後,七位評審在我們安排的午茶時間各自發表他們對今年競賽作品的心得與建議

其中,台灣自由落體設計公司總經理陳俊良的談話值得深思,他說:「『繫』這個主題,其實是整個歷史時間的延續,這件事是跟人產生了關係,這延續是因為透過作為有機體的人才因而產生意義」。

不消說,以「人」為中心思考的談法,不論是在設計界(廣義的設計領域)或廣告界,抑或學術領域的諸多學門與流派,大抵皆是較政治正確的論述。一件設計作品必須考量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生活型態、使用習慣;一支出眾的廣告片或推廣活動必須基於深刻的消費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而許多社會學大師的思想起源馬克思主義,其核心關照在於人的解放,唯有透過無產階級革命,「人」才得以脫離因資本主義所產生的異化(這講得極為簡略,理論魔人勿戰)。總之,以人為核心的論述確實是以各種形變呈現在各領域之中,最近在讀的《生態學的設計論》,雖將焦點拉至「環境」,但主體(也就是人,或稱使用者)的角色仍在這樣的論述當中不斷出現。

方才說值得深思的是「歷史時間的延續」這個概念,尤其是在所有資訊皆以百倍速、千倍速增加,大量繁雜的訊息透過成千上百個超連結無限繁衍的網路世代。當網際網路瘋狂餵養這些速食資訊時,我們的思考很容易在某個片段「斷裂」了,與過去無涉,也與未來無關。面對洪水般侵襲而來的各式各樣資訊,處理訊息的大腦可能因此招架不住,宛如潰堤的水庫。因為這一切都太急太快了,我們甚至來不及思考,更遑論回頭看看過去十年,甚至百年千年的歷史痕跡。

上一段若翻譯成白話文倒是可以這麼說:時間不斷往前,而我們卻鮮少回頭,仔細耙梳過去到現在究竟發生些什麼,因為,我們被時間推著走。在學術領域有個詞喚作「歷時性」,意思是我們分析一件事時,若只看當下,是無法知道這件事自過去以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而長成現在的樣子,所以我們必須回頭檢視,看看這件事在過去的樣貌,找出哪些力量影響或改變這件事。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同意,現在的「台客」跟過去我們所說的「台客」幾乎成了兩件事,也許某些元素(花襯衫、藍白拖、台灣國語)被保留下來,但這個詞所呈現的意義早已截然不同。

審查當天,七位評審都很喜愛某件作品,那件作品除了抓住這些年流行的「懷舊」感,於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設計者重新思考了他所使用的設計元素與手法在當代社會的意義,設計理念也經由設計元素的重整與設計手法的呈現因而愈加穩固。

因此,在今年的法藍瓷文化創意大賽,唯有當設計者意識到「歷史時間的延續」,他們才得以成為出色的說書人,才能訴說扣人心弦的故事,才能生動地詮釋這次的競賽主題「繫」,才可以理解競賽海報上所標示的「承續經典,接繫未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起至10月中旬都是大賽的複賽階段,入圍的複賽隊伍必須完成實物打樣,還得為他們的作品設計包裝,這些都不是件容易的差事,但唯有動手實踐,創意才因此而動人,不是嗎?

PS:這篇寫得太假掰了,下次改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a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