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格民-合1.jpg  


文/D. Lin


我喜歡利用原材質天然的特性與造型紋理

為作品添加一些趣味性

在幾何、機械性與無裝飾的框架下

丟一點有機的線條進去

就好比你從現代美術館一路散步到家的感

覺一樣

很自在 -章格銘 Zhang Ge-Ming

 

 

章格民-2.jpg

 

     一年多以前大學施惠吟教授,在課堂上送了我一只茶杯,陶瓷的溫潤又像玉器般的質樸,當你沖上一杯紅茶你可能會放置骨瓷的器皿上,但偶然間我用著教授送的器皿成著紅茶,看不到琥珀色的紅茶,多的濃厚的底韻色,跟以前的視覺經驗決然不同,一次一次的使用透過手工拉胚的杯子,一次的服貼在手中,不同於過去量化瓷杯,少去它固有的特色,而瓷本身就是中國發明,但確以中華文化出發的品牌,恐怕也只有法藍瓷,一則華麗優雅挑戰形式上的極限,創作獨樹一格的特質,一則材質之間的變化,造型簡化為體,造究強烈個人風格,我想每件成功的藝術品都其特質,而它也造究藝術層次的風貌。

 

     偶然間在敦南誠品發現森CASA的分店,對於家飾有了解的人因該都曉得,它們所代理的商品,像丹麥的Carl Hansen & Son、京都開化堂、迷工造物及K-株式會社,我想設計師或是品味家,因該多少知道而這次我要介紹迷工造物這品牌,章格民(1973出生於台灣,主修藝術。專長為各種不同混合媒材的陶藝創作,為台灣一位非常有潛力的藝術設計家。

「因為受了十年的美術教育,因為喜愛立體的作品甚於平面,因為喜愛設計,因為好奇於各種媒材,各種工法,因為好勝又因為生計,再加上一路的因緣際會,我被引導走向一條介於工藝,雕塑與設計之間的路。從事的內容大體上為生活中的傢俱傢飾品。

由於讓我非常重視物品的機能性,我討厭不好使用,不好收納,不好清潔,不合人體工學,易破損………。所以在我的作品(指實用器)中,機能是凌駕於美感的。這個觀念同時也反應在我為何從單一媒材-陶土,慢慢玩起多媒材的原因。我不希望一件作品(指實用器)被人買回去之後就晾在櫥櫃裡,我希望它真正的進入生活,真正的被使用。)

(引用自森CASA迷工造物品牌故事)

 

 

章格民-1.jpg

 

      透夠這樣對於機能的要求,使得迷工造物的作品在握感上十分伏貼,當你去細看章格民的作品,總覺得還在突破什麼,透過冰裂紋刻意燒製的黑點,輕輕的釉色雨過天青的融在水杯裡,隨著裂法的不同有的陶壺長著木頭、不鏽鋼把手,對於材質上的運用與並置,像個說故事的頑童永遠都有話題,連工造物有一個單品長得很像哈密瓜的形,聽說章格民可是失敗數次才造就出來的,經過親手製作出來的,那種將物體注入溫度,使得使用者,深度感知物體的存在感,是迷工造物特有的,每當下午時刻一杯,午茶時間我品著茶與器之間的關係,人微妙決定;使得器皿的存在意義,去聯繫自己的生活,再生活中我們透過,欣賞、洞察、分析去理解事物,就像每一件藝術作品的展出,都必須經過無數的成因,透過藝術家的感受與對美感的經驗實踐在作品中,使得的作品成為藝術的表彰,更重要它是藝術家與人溝通的符號,每個人;依循著自己的模式找尋認同,就像是古典音樂家-Rachmaninov的歌曲,在琴聲透露出他遭遇的故事,而這故事透過音樂串起觀者;聽者;創作者互動,又像中國的崑曲有人說:曲高合寡但卻字字扣人心旋,婉約迂迴;細膩的刻畫,不也就是藝術的共同點;融入自己生命意識去創作,就像世界好的設計品,除了本身耀眼以外,共多了一份讓觀眾可以參與的部份,從西洋的歌劇與中國戲曲最大的不同在於觀看的方,從一幕幕到,多角同時進行在一個場域,我想也不就是開展出多元的風貌。

 

 

章格民-5.jpg

 

     美;還要更美;趨於完美,我想這是每個創作的心聲,每當我走進去設計小店或是傢具店,我永遠都會細細的觀察,更沒忘記要好好學習,也許;只是購買一只杯子或是一個水盂,但我學會的是品與美的交會,就像生活在這大環境的每個人,要能真正停下腳步去看周遭,簡直很難;更別說放鬆的發呆十分鐘,發著呆不是呆著不做事情,而是將身心放鬆學會轉瞬之前的感知,就像從章格民的作品裡,他是經過多少次的磨練,才有現在看到作品,鐵定是努裡再努力,如壺上的握把如果沒有徹底了解,如何讓消費者使用方便,每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很多的事物可以洞察,要一個人靜靜的才想的出來,每個人也都藉由學習觀察,將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你說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a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