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Ariel

不管是對找尋約會場所的情侶、找尋假日遊玩去處的家庭、找尋報告素材的學生、或找尋刺激和靈感的藝術家來說,美術館、博物館等展覽空間可說是城市生活所能提供最適合的選擇之一了。

在普羅大眾心目中,這些展覽空間交通便利、育教於樂,又陶冶身心,是能充實精神層面的休閒活動;在藝術家眼裡,它們則不只是將自己呈現於外的場所,更是汲取養分的重要之處。三宅一生的創辦人Issey Miyake就曾經以其設計的衣服作為例子,認為除了實用功能外,許多作品是需要被觀賞和思考的;而為了達到這項功能所設立的展覽空間,對觀賞者和創作者而言,都絕對是不可忽視地重要。知名的繪畫大師Pablo Picasso更曾發下過這樣的豪語:「Give me a museum and I'll fill it.(給我一座美術館,我就可以填滿它。)」

台灣的展覽空間,雖不如許多已開發國家般豐富林立,但已經算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規模;不儘北部的展廳數量不少,近幾年來,中、南部,甚至東部都陸續出現了頗具規模的場地,許多非都市內的展場,其內容充實和精緻度,甚至遠超過直轄市設立機構的程度。

雖然民眾對於走進這些展覽空間的興趣與年俱增,但我發現大部分的人,對於展場間彼此的市場區隔,卻不甚了解與熟悉。為了方便參觀者往後觀展的選擇,在此將全國各地展場展覽作品的素材特色作出一個清單,可供日後按圖索驥之用:
 








其實只要親身走過這些展場幾次,就可滿容易地發現,每個展廳在其展品選材上,都有一番特色和邏輯。有些強調的是歷史文物的保存,有些強調的是現代藝術的推廣;有些著重平面作品的擺設,有些著重立體造景的鋪置;有些提供一個純欣賞的平台,有些則希望參觀者能與創作者擁有某種形式上的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得到展示機會的藝術作品,其型態似乎有漸漸從傳統書畫類別演變為裝置藝術、錄像藝術等的趨勢。多元化的主題與媒材,代表的是藝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新風貌,於是乎展廳也必須適應這些作品的變遷。新設立的展覽館,越來越不再像往常公園、博物館式的一貫建築,而是採取更加貼近當地人文地景的方式,將藝術融入生活當中。台南的海安路藝術造街,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至於居住在台北的人們,想必也十分熟悉巷弄中偶然出現的塗鴉,或者年輕一代隨手解構與建構的創作。隱隱流動的設計氛圍,正是利用閒置空間再造藝術展館的精神──落實文化於生活,結合創作者及觀賞者的最佳頻道。

但在此同時,我們依然倚賴與尊崇歷史洪流留下的泱泱大作,也還是需要國際的巡迴展演來拓展本地的藝術世界觀。無論是傳統還是新建的展覽館,對管理規劃者而言,如何承上啟下,既能守成又能創新,可能就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議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a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